汽車頭條App
汽車頭條公眾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正文
一邊是“招工難”,一邊是“就業難”,這種人力資源供給與崗位需求之間的不匹配,正是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供需錯位的現狀,被稱為就業結構性矛盾。就在今年的畢業季,不少大學生面臨著“畢業即失業”的困境,而且越是高學歷,反而越容易陷入這種困境。
但與宏觀就業難大相徑庭的是,有一家汽車企業今年在全國37個城市校招應屆生3萬人之多,專業覆蓋50個類別,而且其中碩博比達到61.3%!這是一個什么概念?如果把這些人集中到我們的“教育之都”北京市,今年的畢業生總人數也才28.5萬人,3萬多人的規模相當于1/9的北京畢業生都去了同一家公司。
這個企業就是比亞迪。
如此大規模的招收應屆畢業生,往陽春白雪上說,體現了比亞迪在緩解社會就業壓力面前的責任擔當;但要更務實地講,就業畢竟是雙向選擇,如此大規模、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愿意選擇比亞迪,也是這家企業自身實力的體現。
實力,已今非昔比
今年上半年,比亞迪累計銷量達125.56萬輛,同比增長95.8%,不僅超越南北大眾之和,成為中國市場銷量最大的單一汽車品牌,而且以絕對優勢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。就連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·馬斯克對比亞迪的態度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:2011年,當被問到如何評價比亞迪的時候,他竟然不屑的大笑了起來;而如今,當再次被問到相同的問題時,馬斯克則表示比亞迪的車非常有競爭力。
為什么一個只有20年造車歷史,當年不被看好的汽車企業,如今卻能夠在幾乎各個細分市場全面霸榜?除了自身的努力,當然也離不開“天時地利”的因素。
2012年,中國政府出臺了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12-2020年)》,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。十年間,國家通過增建充電基礎設施、加大消費者購車補貼,讓中國迅速成為全球規模最大、發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這也就為比亞迪這種專注于新能源賽道的汽車企業按下了發展“快進鍵”。
但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而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判斷。自從2003年比亞迪由一個單純的電池制造商轉戰汽車領域,便堅定了汽車電動化的發展路線,雖然20年走來一路風風雨雨,但技術方向從未動搖。王傳福曾做過這樣的分析:中國70%的石油依賴進口,進口石油的70%要經過馬六甲海峽,70%的石油用在了汽車行業,所以中國汽車行業迫切需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,而電動化是必由之路。
人才,企業發展的基石
對于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來說,選對了戰略方向都至關重要,同時離不開人才-技術-產品-銷量循環上升的基本邏輯,而其中最關鍵的便是“人和”。
說到人,比亞迪集團目前有6.9萬名研發工程師。而今年校招的3萬名應屆生當中,80.8%的比例都將投身到研發崗位。這樣粗略算下來,經過這個畢業季,比亞迪的研發人員將一下子增長到了9萬多人。而且這3萬應屆生當中,碩博比例達到了61.3%,還有很多來自于清華、北大等名校。這樣一個龐大且高素質的研發隊伍,將分布在汽車、軌道交通、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事業群,形成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“人才魚池”。而且,2023年比亞迪已在深圳、重慶、西安三地形成“三站三基地”博士后培養新格局,培養人數連年攀升。
有了人,當然還離不開巨額的研發投入。2022年,比亞迪研發投入超200億元,同比增長90.31%。而在2023年一季度,比亞迪投入研發費用達到了62.38億元,在2022年的基礎上繼續同比增長164.24%。在持續加大的人才和研發投入的加持下,截至目前,比亞迪全球累計申請專利已超4萬項,授權專利超2.8萬項,相當于每天專利申請19件、專利授權15件,獲得專利金獎4項。
技術,帶動銷量猛增
在這個龐大的“技術魚池”當中,有些浮出水面的已經被大家所熟知,譬如:刀片電池、DM-i超級混動、e平臺3.0、CTB電池車身一體化、易四方、云輦等等。當然還有很多基礎性的研發成果,會為更長遠的發展做儲備,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嶄露頭角。
技術的進步給產品實力帶來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。比如開辟并引領插電混動市場的DM-i超級混動技術,在可油可電的同時,彌補了以往自主品牌車型在油耗方面的最大短板,讓數百萬家庭用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;還比如經過針刺試驗而不爆炸不起火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,配合CTB(Cell to Body)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,使得比亞迪海豹在前段時間的一項測試當中,經過雙面側柱碰之后,將電池包換到另一臺車上依然可以正常使用;再比如通過四電機獨立控制實現原地調頭的易四方技術,炫酷車舞、原地起跳的云輦技術等等,都將在安全性、操控性、舒適性等方面實現全面進化,并創造更豐富的前所未有的駕駛可能性……
領先的科技帶來了領先的產品體驗,銷量的增長便水到渠成??v觀當今中國汽車市場,比亞迪在從小到大各個細分市場幾乎全面霸榜,海鷗、海豚、元、宋、秦、漢、騰勢D9等車型,幾乎都是各個車型級別的銷量冠軍。特別是隨著仰望、方程豹等新品牌車型的上市,以及全球市場的逐步打開,今年比亞迪完成300萬輛的銷量目標并非沒有可能。
有了良好的市場表現,也就有了吸納人才的實力,而人才又能創造更好的技術和產品,以此形成良性循環。比亞迪今年校招3.18萬名應屆畢業生,通過“人才魚池”來擴大“技術魚池”,就是循環上升當中邁出的一大步。所以按照這樣的邏輯來看,比亞迪不僅現在很牛,未來應該會更牛。
評論 5
作者信息
更多資訊推薦
應屆的畢業生很多的, 找到比亞迪入職很不容易
3萬大的學生嗎, 都是進入了比亞迪就業唄
比亞迪未來的人才培養的計劃吧
7月銷量突破26萬輛,今年300萬輛的目標真差不多!
這么多畢業生涌入比亞迪吖